科学地转变育人方式

随着国际学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优质的教师团队变得尤为重要。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对教师的培训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愿景,从而达到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双赢。

执行校长:张金仲

南山中加不久前组织了一场为期一周的教师培训,全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核心素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执行校长张金仲先生认为新形势下要通过审视自身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国际化教育。

教学处副主任:冷晶

他特别强调,教育是科学,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一个肩头挑着学生的现在看,一个肩头挑着祖国的未来。因此教师要提升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掌握学习理论和学习规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转变育人方式

校长:孙艳秋

教学方法的转型突破

21世纪的人才培养要能适应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型突破,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教学。

语言教学与AP课程一直是南山中加的特色课程与重要组成部分,校监郑秉捷先生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课堂教学。各教研组组织学科教师研讨了《三年学科规划》,学科规划明确了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及落实措施,细化了该学科高中三年的规划。

副校长:杜娟

“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教学处关宇筠主任认为要做好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如何成为拥有顶尖教学水平的国际学校,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从硬件到软件,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都亟需新思路新策略,来推动本土国际学校的转型升级。

以德育人,重构教育理念

作为国际教育的灵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观念。为人师表”,成为学生成长的标杆和指路人。以爱育人,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满怀包容关爱的世界公民。

一切以终为始,从心出发。培训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思想意识,还可以促进了教师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重构教育教学新概念。全体教师通过视频学习了全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的演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及《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传记。同时,为了响应并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加强个人师德师风建设,全体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专项承诺书。

正如张校长所强调的,教育既要坚持“理解尊重,律己宽人”,保证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校园感受、课堂感受。“让他们在最璀璨的年华装上最美好、最温暖的记忆。”

国际学校的教师培训是学校管理的一大核心要素,对学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先进的教学水平能够推动国际教育的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青年精英成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