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教育的未来是什么?科技的发展加速了教育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在各个领域的迅速推广和应用,对未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现代教育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协作教学,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面向3个层面,教育管理,教学辅助和自学辅助。我国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始积极投入人工智能管理,如智慧校园建设,考勤系统、安防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校园生活系统、家校互动系统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针对教师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帮助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而学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完成主动学习过程,查遗补漏,提高学习效率。
构建学习型课堂新生态
如今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推广与应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深圳(南山)中加学校一直是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急先锋,注重科技力量对教育深化变革的影响作用。近日南山中加召开了以“积极建构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学习型课堂新生态”为主题的第十八届教学研讨会。从各教研组的观摩课切入,7位授课教师以CanGlory平台为依托,展现了精彩的线上线下互动课堂,体现了国际化、智能化的教育特色。

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教师,但在不久的将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教学的现代教学模式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如王建忠副校长所说,只有教学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中西相融,才能培养出适应西方学习、勇敢走向世界的人才。

各教研组围绕研讨会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做了精彩的学科报告。既有人工智能教学背景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感受,又有对构建学习型课堂新生态的设想与构思。特别提及了人工智能教学背景下双师课堂的应用、小组合作的实践、利用智能评价分析学情等方面的思考。郑秉捷校监认为:“CG平台的使用从结构上彻底改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路径,从认知上遵循了认知规律。人工智能平台催生了双师教学、关注学生差异并搭建了问题导学的支架,对教学具有指引意义。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师也面临着未来教育的挑战。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自我成长,实现人生价值。简单的知识传授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需要提升自我能力,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构建智能教学背景下的学习型课堂已经成为每一位南山中加教师的责任。

执行校长张金仲强调了人工智能环境下学习型课堂新生态诸项条件要素,同时建构了转变后课堂的呈现样态。人工智能可以将教师从一些机械重复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如批改作业试卷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利用大数据全面采集和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信息,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让“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得以实现。

南山中加的国际化初心不变,始终让智能化教育走在前列。校长孙艳秋女士指出:“要让全体教师都动起来,将学习型课堂新生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学校更加国际化,智能化,特色化,让学生更加学有所获,成功走向世界,让老师更加教有所乐,尽享桃李天下。”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如何让人工智能赋能现代教育,这是众多教育者探讨的核心。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让我们拥抱人工智能科技,尊重教育本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