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地考察(Field Trip)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事物,与现实世界进行直接的互动。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实地考察与开放的心态密切相关,能够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包容性。
独特宝贵的实践

天气转暖,CISB的学生和老师开始了不同主题的、激动人心的实地考察,收获了独特而宝贵的实践学习的经验。无论是探索新的文化和传统,还是发现熟悉主题的不同视角,实地考察都为学生带来了参与沉浸式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精神,以及开放的心态。
CISB 3年级的学生参观了北京世界公园,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同时亲身体验了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在探索光与影交织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独特的学习体验,能够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看待事物。
5年级的学生踏上了中国科技馆的实地考察之旅,调查个人选择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这次旅行令学生特别兴奋,这也是三年多来的第一次。
实地考察对于帮助学生发展关键的社会技能,以及与同学和老师建立关系至关重要。此外,这些旅行让学生和教师从日常学习工作中获得了新鲜的灵感。
拓展眼界和思维

国际学校而言,实地考察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并学习到一些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正如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所说,“世界是一本巨大的书,那些从未离开家门的人只读到了其中的一页。”
实地考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不仅仅是简单地参观,而是有机会参与互动和实践。参观科技馆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器材,了解物理和化学的原理。到野外考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实地考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自信心。在外出旅行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以及和当地人交流,从而建立起友谊和团队意识。当需要独立完成一些任务时,如设计调查问卷,这些任务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地考察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方式,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有效的教育方式

Trip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但其实在古代就有许多形式的户外教育。在希腊和罗马时期,学生们会前往艺术、哲学和科学中心进行学习。
到了18和19世纪,一些欧洲学者提倡实地考察与研究,尤其是地质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在英国,探险家约翰·乔治·伍兹和地质学家威廉·史密斯等人组织了许多实地考察,成为了早期的Field Trip的形式。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实地考察也变得更加普遍,不仅限于自然科学领域,也包括了历史、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现代国际教育中,实地考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提供给学生与课堂内不同的学习体验。
目前许多国际学校都将实地考察纳入了学校教育计划中,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受益于这种学习方式。
CISB会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活动。例如,小学生可以去科技馆或动植物园进行实地考察,而高中生可以去科研机构或企业参观。

在实地考察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分组带领,配备了足够的教师或志愿者,以及必要的保护装备。
教师会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和问题,以便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进行观察和实验。此外,也会邀请专家或导游提供更深入的讲解和指导。
CISB还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支持和反馈,在实地考察结束后组织反思和讨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展示或报告,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果。
国际学校的实地考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拥有开放的心态,在实践能力、创造力、社交技能、自信心和国际视野等方面都获得充分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