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头像出现在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货币上,包括直布罗陀(Gibraltar),圣海伦娜(St, Helena)和澳大利亚。在英格兰的鼎盛时期,她的面容为33个国家的货币增色,周身的光环似乎任何人都无法企及。1935年,她还只有八岁,当时的加拿大20块面值的纸币上就印有伊丽莎白公主的头像。在刚过去不久的4月21日,她度过了90岁生日,她就是伊丽莎白二世。
在命运的奇妙曲折中,伊丽莎白于1953年六月继承王位,在这年3月,她的父亲乔治六世死于肺癌,年仅56岁。而此前,乔治六世国王能够继承王位,则是由于他的哥哥爱德华八世放弃了自己的继承权。如果成为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八世将不能娶离过婚的女人,因此他为了娶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沃利斯·辛普森(Wallis Simpson)而放弃了自己的皇室职责。如此看来,如若不是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相恋,伊丽莎白女王也许永远不会成为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不仅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还是目前世界上在位的君王中统治时间最久的之一—长达63年,仅次于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f)。而且,鉴于她的母亲活到了101岁高龄,在位时间的数字也许还将继续增长,也许,她还将在位十年有余。在她在位期间,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unior)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总统遇刺,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首相逝世,切·格瓦拉(Che Guverara)被处死,血色星期日事件,越战结束,切尔诺贝利(Chernobyl)事件,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获释,欧元诞生……不过,她自己会因为什么而被人们铭记?她的传奇故事又是怎样的?若不是印在货币上的头像,她还会被人们记住吗?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女王和皇室成员为了履行职能必须摒弃党派偏向,也就是说,他们只能行使仪式、外交和代表性职权。那么,女王到底做些什么?她去往世界各地,是英格兰的象征。
在她的一生中,她去过近120个国家,总里程足以环绕地球42次。她刚刚继位时,年仅25岁,继位的第一年,从1953年11月到次年5月,她在六个月内拜访了12个国家。她继位时,正赶上摇滚乐诞生,蓬蓬裙流行,正是旅行的好时候。作为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年轻姑娘,她抓住了机会看世界……而且,自此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1975年,她成为第一位访问日本的英国君主,1986年,她又再次前往日本。1986年访华期间,她也成为第一位走上中国长城的英国君主。此外,1994年,她还访问了莫斯科,旨在融化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英俄仇怨。
女王出生时,正是枢密院议长和前任首相亚瑟·贝尔福(Arthur Balfour)发布《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的那年。该宣言宣称,联合王国和各领土为“不列颠帝国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外交和内政事务方面互不从属,但共同效忠英王,它们在英联邦中是自愿联合的成员”。1931年,伊丽莎白女王的父亲还是国王时,英国议会宣布放弃任何关于领土争议的立法权。
伊丽莎白女王即位时,不列颠帝国正在迅速转变为英联邦,她也成为新联邦的第二位元首,此前,这一职位只有她的父亲在过世前担任了四年。这个新的英格兰和伊丽莎白从小认识的英格兰已经完全不同了,作为女王,她的一举一动都将是世界如何看待后殖民时期英格兰君主制的关键。
女王似乎给人的印象就是热爱柯基犬,除此以外,她还有什么可以为人所记住呢?
如今,年轻的剑桥公爵和公爵夫人(威廉和凯特)描绘了幸福皇室家族的完美图景,而当年,伊丽莎白女王继位时,查尔斯王子只有五岁,安妮公主三岁,爱德华王子和安德鲁王子都还没有出生。虽然常常不带儿女出门远行,她却是当时英格兰最著名的上班族妈妈,女王年轻的家庭也让人们对新的现代联邦满怀希望。虽然她很年轻,又是一名女性,伊丽莎白二世却给人勤勉负责的印象,受到人们的敬重。
女王本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没有绯闻,她的家庭成员则远远没有那么省心。她的儿女和配偶在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占据了英国和世界各地的头条。1992年是女王称之为“可怕的一年”,皇室丑闻频出。3月19日,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将与公爵夫人萨拉·弗格森(Sarah Ferguson)分居,萨拉也被称为弗姬(Fergie)。几个月后,弗姬的一张照片成为王室最大的丑闻,她上身裸露,被一个男人“吸吮”着脚趾——其实,只是亲吻,不过似乎夸张的说法更能为头条吸引眼球。这件事给王室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弗姬本人已经很糟的公众形象也再度恶化。
同年,女王的女儿安妮公主在发现丈夫马克·菲利普斯(Mark Phillips)早在1985年就与新西兰的一名女教师育有一个孩子后,和丈夫离婚,
六月,报纸报道了一本书,叫做《戴安娜:她的真实故事》(Diana, Her True Story),首次向公众披露了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不快乐的婚姻。此书还确认了当时查尔斯和卡米拉的婚外情。
11月,查尔斯和卡米拉的电话录音文字在的绯闻得以证实,在《每日镜报》(Daily Mirror)发表。录音的内容甚至包括查尔斯露骨地表述自己身体上对与卡米拉在一起的渴望。当月,温莎宫失火。随后,12月,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宣布正式分居。对女王而言,这可真是糟糕的一年。
女王的子女果真如此厉害,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甚至,一年的时间内,就使得王室的传奇霍然崩塌吗?别忘了,我们还没说到女王的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呢。相较子女,他的一些“事迹”和登上头条的次数或许更让女王头疼。
菲利普曾发表过一些关于种族和性别的言论,言语颇为失礼,那些话更像是在喜剧俱乐部听到的爆笑笑话,而非出自一位与英国君主结为连理的身份尊贵本应富有教养的亲王之口。
2000年在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看到机器人碰撞时,他说:“它们不是在交配,对吧?”
1999年,他对沃里克勋爵泰勒(Lord Taylor of Warwick,一位黑人政客)说道:“你又是从什么奇怪的地方来的?”言语中有明显轻浮无礼。
1987年,他对一位女性法务官说:“我还以为女人拉客是违法的(译者注:英文中法务官solicitor的动词solicit有“招徕嫖客”之义)。”
频发的冒失事件让人不禁生疑,他在说这些话、做这些举动时,是不是暗自乐在其中。
其实,菲利普亲王在和女王大婚时,也有一段绯闻。据说,就在大婚前夜,他还与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s)暗地见面。在和女王长达69年的婚姻中,关于他情妇的谣言再三流传,不过均未公开证实。其中有艳舞女郎帕特·柯克伍德(Pat Kirkwood),诸多公爵夫人、伯爵夫人和女演员,包括莎莎·嘉宝(Zsa Zsa Gabor)和雪莉·麦克雷恩(Shirley MacLaine)。最骇人的是他和女王的表亲肯特公主(Alexandra of Kent)的关系,好几位观察皇室动态的作者称,他们的关系从1958年开始,持续了20年。
女王本人,保持着她对待所有个人和政治观点的一贯谨慎,泰然自若,不露痕迹。不过,一方面,查尔斯、戴安娜、弗姬、约克公爵和马克·菲利普斯的种种风波充斥着世界各地的媒体;另一方面,2016年11月,网飞将播出皇室题材的剧集《英王》(“The Crown”),长达20多小时的剧集详细展示女王从早年至今的生活,必将会涉及婚姻中菲利普亲王的一系列绯闻,在69年的婚姻后,女王是否会向公众承认这些谣言呢?
答案是绝对的否定。如果说公众从女王几乎冷淡的坚忍、处事和礼貌中了解到什么,那就是,她可以也将会承受家族最大的耻辱和压力,哪怕周围所有人都动摇崩溃,她也会岿然不动。
曾经一度,女王几乎快要失去公众的喜爱,她的冷漠和“继续下去”的能力被视作无情。1997年,儿媳戴安娜王妃在巴黎死于车祸。戴安娜是平民的王妃,和蔼可亲,1991年还曾抱过一个患有艾滋病的婴儿,照片流传开来,更加坚固了民众的想法,相信戴安娜王妃不仅接触现实,更接触到底层的现实。当她为丈夫的不忠伤心欲绝时,她反而投入到慈善工作中,和200多个组织都有联系,她支持的事业往往不受媒体重视,她便用自己的知名度为这些项目吸引关注。英国民众,甚至全球的大众都很爱戴这位王妃。
戴安娜王妃逝世时,女王正在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城堡(Balmoral Castle)。按往常的惯例,皇室旗帜应该在巴尔莫勒升起飘扬,表示女王在此,因此,白金汉宫就没有旗帜了。小报纷纷报道公众对于白金汉宫没有降半旗以及女王没有回应的愤怒。这种愤怒不断发酵,女王最终不得不破例命令英国国旗在戴安娜葬礼当天降半旗。上千人在白金汉宫为戴安娜献花时,女王却仍留在苏格兰。她的行为,或者说她的不作为,被公众严厉指责为“太冷漠”,不近人情,完全置公众的愤怒和伤心于不顾。民众对于女王和她保守、僵硬的形式礼节的不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毕竟,戴安娜是人民的王妃。
一如既往,女王以她的沉着镇定应对了指责和压力。伊丽莎白二世在戴安娜的葬礼上以难得一见的动情发表了演说,也救了自己。
“不管时日好坏,她从不丧失微笑开怀的能力,仍然以她的温暖善意激励他人。”巴黎的车祸后,女王是王室成员中第一位直接谈论戴安娜离世的人。让民众的心中稍有慰藉。
25岁,父亲离世不久,还是个年轻女性,便承担起如此权力和责任,伊丽莎白女王对于自己君主政体元首的职责从未动摇。她继位时,世界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权、种族平等、空中交通和技术腾飞。她的整个家族,包括她的儿女、丈夫都曾因不能维持皇家形象而受到批评,而女王,总来都以坚定的处事姿态和沉着优雅的举止示人。在这样一个君主制受到质疑的世界,英联邦规模已经缩减到史上最小,也许女王最大的成就就是保护了君主制,让君主制的未来有了一丝希望。
当有一天伊丽莎白二世逝世时,她将被人们这样铭记:她是最后一位老式君主;面对困顿她也优雅地挥手微笑;遇到火情她也保持冷静镇定;她守住了不列颠帝国的重量,承担了期待和责任。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女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