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虹,赵小姐不等位以及高跟鞋73小时的创始人。她曾是SMG主持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赴美国深造,获耶鲁大学与纽约大学硕士学位。
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学播音主持专业?
这是个很巧的事情。我的中学就在戏剧学院旁边,就是都在同一条马路上,两个学校的后门都在延安路上。然后有一天,我骑车正好路过上戏,当时上戏的考前班正在招生,我看见了这个招生,就去报名参加了。当时爸爸妈妈其实非常反对,他们没有想过我会去电视台工作,认为这不是一条特别好走的路。但我从小就是一个主意很大的人,我想好了什么事情,我就会去做。另一方面,我觉得戏剧学院的氛围很适合我,它有一种鼓励你不同的氛围。我觉得这种自由和个人主义是很重要的。我到现在还是觉得,戏剧学院给了我非常好的教育,对我的性格和现在的事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能聊一下上戏对你留下最深的影响是什么吗?
在上戏,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他的特长和缺陷。比如某一个人长的很普通,但有非常棒的语言能力。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你会看到形态各异的人和生活,就会发现,你只要坚守住自己的那一点点特长,你怎么样都会成功的。
你是如何进入SMG工作,成为一名主持人的?
我算是很运气的,大概是我大四的时候,正好是奥运会,我们全班人大概有一半都在体育频道实习。后来有一天,我正好从镜头面前走过,然后领导说诶,这个姑娘不错。接着那段时间,体育频道和叶惠贤一起做一个大型的综艺节目,我就变成了他的助理主持。我也不认识电视台任何人,也没有任何关系,而因为这样一个机缘,我毕业后就进入东方电视台当主持人了。我们这个班进入电视台是有挺多的,但都是做出境主持人啊这些,正式的主持编制就我一个人。
能说一说你的主持生涯吗?
我其实不是很适合当主持人,因为我是一个想的比较多的人。当年纪大了,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适合主持工作。尤其是看到一些前辈,比如董卿,她的成就以及她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当这样一个最好的结果在你面前展开的时候,你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愿意用同样的,甚至更多的付出去获得这样的成就。我发现,自己可能对主持工作没有那么热爱。我没有喜欢到愿意牺牲这么多的程度。于是,我就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后来,我就出国读书了。
你分别获得了纽约大学新闻和纪录片硕士学位、耶鲁大学的东亚研究硕士学位,能聊一下这段出国读书的经历吗?
我从小孩蛮喜欢读书的,文科一直也还不错。我就是觉得美国学校的教育方法、讨论方式也好,还挺适合我的。一开始去的时候,有很大的压力。语言、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压力。其实出国前,我就开始边工作边准备出国。当时要考托福、GRE,我当时很忙,参加了一个情景喜剧。拍这个戏,基本上每天早上8点开始,录完基本上十一二点,所以在后台候场的时候,我就捧着单词书啊什么的背。接着出国,也是很辛苦。它在不停地push你,让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比如第一个采访是911的悼念,学校就把你扔到广场上去采访各种各样的人。当时911过去没几年,所以去采访人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人家是去悼念死者,你去采访,说自己是NYU的学生,在做一个作业,这个很尴尬。但他们就是故意的去培养你不怕敲开任何人的门,这种能力。我平常是个很要面子的人,所以,这样去培养,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
赵小姐不等位现在已经是城中一个非常出名的餐厅品牌了,你能聊一聊这个品牌的创办过程吗?
我一直和我先生说,我不要包,不要衣服,不要什么很奢侈的东西。而当时长乐路非常多人嘛,我这么爱吃的人,什么房子啊,包啊这些都不重要,有一个能让我不用等位,可以直接吃的地方,我觉得就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后来在我们结婚一周年的时候,他就开了这么一家店,说有这么一个阳光房,你永远不用等位的。后来,他说这个店应该叫什么名字,我就说那就叫赵小姐不等位吧。
赵小姐不等位首先红起来是在微博上,这个与你的微博“赵小姐失眠中”有很大的关系,能否谈一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理解?
其实当时开这个微博,是因为我失眠,睡不着,想找点事儿做。而之所以会有很多粉丝,可能是因为和我一样的生活处境的人很多,就是工作比较忙,然后又很想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立足,又想保留自己内心的一片小天地。像我这样的都市女性,特别的多。所以我觉得我的粉丝中应该有很多白领,外企也好,国企也好。然后也有一些小女生,那种向往进入大人世界的小女生也有很多。而它走红,其实是很无心的结果。我没有把它当作什么来运营,考虑什么转化率这些。时间长了我发现,很多人总是在运营一样东西,可是真正能打动人的东西,都不是能运营出来的。你要做的就是,你是什么样,就表现出什么样就好了,不要很刻意,或者想我要一个什么角度。人都是很聪明的,尤其是你的文字,它都能看出来,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天微博也好,明天微信也好,我就做我自己就好了。饭店、做鞋子,你最终靠的是产品,靠微博做一个活动,来多少人,都是不长久的。最后靠的是产品。
在赵小姐不等位之后,你又创办了高跟鞋73小时,能聊一聊这个品牌背后的故事吗?
在我本命年那年发生了很多事,前一年是我公公去世,那年我和我先生做了一个自驾旅行,从广州一直开到意大利。后来我爸爸突然间就生病了,我们从半道上就回来了。结果回来两周后,他就过世了。这个对我的打击特别大,因为我和我爸爸关系很亲密。后来又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这个本命年让我觉得人生很无常,我突然想应该在这个无常里做一点快乐的事情。可是我又不是医生,也不会做教育这些很伟大的事情,但我想我可以给人一点很简单的快乐。不管有多肤浅啊,这些甜点、高跟鞋,确实能够给人一些很简单的快乐。然后有一天,我心情特别差,就在一家Max Mara店前面看见一个下班的女人拎着一个很大电脑包,对着橱窗看它的衣服、鞋子这些。我当时看到这个场景,很有共鸣啊,就觉得应该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女人。工作的压力、照顾家人的压力,你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你要去协调、照顾的东西。我就很想有一个给女人创造零压力的空间,她们可以和闺蜜在这玩儿,做她们喜欢做的事情。那这个是我自己送给我自己的一个礼物,所以我就想开这样一个店。我想来想去,觉得什么东西能让我最高兴,就是高跟鞋,甜品啊,这些能让我特别开心。于是就开了这家店。
你对自己所创办的这些品牌,有着什么样的期许吗?
希望能做成一个被认可的品牌。希望很多人在幸福的时刻能想到我的品牌,在那个过程中,我很希望我的鞋能见证他们的成长。
在这个创业的过程中,你觉得自己能够做出成就的秘诀是什么?
其实现在经济形势真的不好,餐饮、制造业都不是很景气,我们在一个很差的时间,去做一个新的东西。但我们现在好像还不错,包括我们已经进入久光,邀请到很有名的设计师帮我们做设计,市场反响也挺好的。这其中第一可能和我的微博有关,我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些流量,所以一开始市场营销的费用就省了很多。这个就为我赢得了时间,让我能有时间去找对供应链,很好的厂。而另一方面,我们产品本身、包装啊、文案啊,我们都做的非常用心。所以我们的客户都会说,我们的鞋子好舒服。所以,就是每样东西,我都尽心尽力,在现阶段能做到很好。
你认为自己身上的什么特质可以带来这种成功?
我不会很纠结在某一细节,大方向上我会有自己的目标,然后我会全心全意地往这个目标走。有些人会很在意一些细节,比如营业额啊,想尽办法去增加,促销啊、降价啊这些。但我是希望有一个品质感,不想靠降价来吸引客人。所以我会往这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