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_Etiquette101

著名侦探小说家达希尔·哈米特(Dashiell Hammett)在《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中将说话这门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关于说话之道,小说中的反派亦有精辟的总结:“沉默寡言的人通常都选择了错误的说话时间,因此只要一张口就说错话。说话这件事,除非你勤加练习,否则总是说不好。”

有句西方谚语说得不错:“宁愿保持沉默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傻子,也不要一开口就证明自己确实如此。”很有道理不是吗?然而,现实中许多人常常无法掌握说话之道。毕竟,没有人生来就具备外交口才。于是,后天学习尤为关键。学习说话,就像跳踢踏舞和人鳄摔跤比赛一样,经验越丰富,表现越佳。

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绅士并不一定都是好人。事实上,历史上不少绅士都铁石心肠、冷血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能让他们成为绅士并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对礼节、礼仪以及骑士精神的充分理解及付诸实践,更重要的是他们始终恪守一条准则—绅士就是从不无心伤害别人感觉的人。

那么,我们不得不问,懂得说话之道的人和说话无礼的人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儿呢?

对于绅士而言,懂得说话之道的前提是,知道彼此的界限在哪儿以及千万别越界。聊天时,特别是在与点头之交、合作伙伴交谈或第一次约会时,有4个话题最好不要提,分别是:金钱、性、宗教、政治。为时过早地提及这些话题,就像率先悬挂骷髅旗(用于恐吓对方),对方会立刻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双方都将陷入尴尬。谈钱很粗俗(尤其是如果你赚得更多);谈性破坏个人魅力;争论宗教或政治则显得毫无意义。

那么,如何明智地回避这些问题陷阱呢?

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很常见的问题—“你今年多大?”除非你是韩国人,需按年龄、辈份决定谁倒酒或点烟,不然没有必要问。绅士永远不问女士年龄,女士也不必回答,除非对方是她的医生或牧师。有些人拐弯抹角问得很巧妙:“你的生肖是什么?”而回答更妙:“(我出生于)蝴蝶之年。”真是机智。

“你的收入是多少?”这或许是最不该出现却最常见的失礼问题,在东亚地区出现得最为频繁,他们似乎对别人的收入很感兴趣。并非欧美人不会问这种问题,但通常对方会直接回你一句“与你无关”,然后迅速结束聊天,严重的话可能还会给提问者一记重拳。与问年龄一样,关键是提问者是谁。试图掩饰失礼但换汤不换药的另一种问法就是:“你的房租是多少?”或是可憎地问:“手表不错,花了多少钱?”真要如此问,那么你的工资可支付不起,何必自讨无趣。总之,如果手表看起来很昂贵,那么事实多半如此;如果看起来不贵,即便对方戴卡西欧?F91-W也不能说明他没钱。也许他只是害怕被绑架,也许他是恐怖分子……谁知道呢,都有可能不是吗?

第三个闲聊误区是称赞对方的家具不错。这种不痛不痒的称赞,就像告诉一个女生她今天化的妆很可爱,无伤大雅但仅仅聊胜于无。家具当然不错,但即便家具不怎么样,你真的会指出来?除非你疯了。

第四个失礼的聊天话题是“你打算什么时候生孩子?”这个话题听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刚好你问的人一直想生孩子却生不了,或者他/她的伴侣没有生育能力,那就很难收场了,甚至还会引起矛盾。所以,明智的做法是避免这个话题,尤其是大家其乐融融吃团圆饭的时候,何必扫大家的兴呢。

第五个令人不快的问题通常发生在一对男女同时出现的时候,“这是你的妻子?”或同样可怕的“你们约会多久了?”这也许是个不错的开场话题,但直到对方变得目光闪烁、支支吾吾、目露愠色,你就该知道自己问错了。想必此时的你也已满脸涨红,尴尬无比。真正的绅士,就像酒店的礼宾部人员一样,保持得体的言谈礼仪,不会去询问一位男士和他的女性朋友是什么关系。无论是直截了当地回答还是支支吾吾、言辞闪烁,都不如不问。真正的绅士,应尽量避免谈论话题涉及他人的隐私,合乎礼仪的言谈举止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能为你赢得尊重,反之,只会招致对方的不满与疏离。

说到这,最常见、滥用最广泛同时也颇具窥探意味的第六个问题出现了,“你是哪里人?”

幸运的话,只要聊天跟进得当,答案不外乎是个地名,也许还会引申出某个人在云南、伦敦或布基纳法索的童年故事。不幸的话,这个问题就会埋伏成一枚炸弹,不知何时就会引发爆炸。如果你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带着某些偏见的想法,那问题可能更严重。不少西方人对亚洲的了解基本上局限于《功夫熊猫》,他们甚至会误以为所有远东地区的人民都会功夫。于是经常在知道与他们聊天的亚洲面孔是美国或加拿大国籍之后,还继续问:“但是你真正的家乡在哪儿?”呵呵,问得真好。

不过,各位读者,在你们高举正义的大旗之前,别忘了,有时候情况可能相反。有些中国公民乃至亚洲公民,长着一张非洲人或白人面孔,他们的出生地却是中国香港、韩国或日本。他们持有各自出生国或地区的护照,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或日语,只是骨骼结构或肤色与当地人略有不同。他们享有所在国公民的所有权利,却经常被问到同一个无礼问题。

对于那些提问者,即便得到否定答案后,再说出“但是你看起来不像(某国人)”之类的评论进行弥补,也不能被认为那样的提问是合理的。真正的绅士即便不知道某些事实,但只要在常识范围内,都能接受被告知的内容,直到相反的证据出现。而不是穷追不舍,以伤害他人的感觉为前提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是显而易见的礼节。

最后,借用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国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的名言:“我们是没说出的话的主人,但却是说出的话的奴隶。”

绅士们请谨记,话不在多,而在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