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介绍了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ISNS)的英语课程,分为A、B两种不同类型,因为其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父母可能说着与其他家庭不同的语言。根据母语背景的不同,以及语言学习目标的差异,ISNS详细地提供了三种主要的语言课程:

 

英语语言文学课程(语言A);英语语言习得课程(语言B)■中文语言文学课程(语言A);中文语言习得课程(语言B)■法语作为语言B选项

可能许多朋友还是有疑惑,究竟“语言习得”和“语言文学”这两种课程,差别在哪里呢?又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呢?

 

为了了解这两门课程的区别,上周我们联系采访了ISNS 英语习得和英语语言文学部门的负责人。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Erik Blees

ISNS英语习得部门组长

 

“英语习得又称英语B,是一门DP课程。从MYP到DP,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能力,使他们达到熟练水平,为12年级学生IB升学考试作准备。每学年英语习得课程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对应IB的一个探究主题,比如分享地球或理解其他人的观点。我们每个单元使用的教材都是为了加强这四种技能。

除了学科之外,ISNS关注的学习方法,如研究技能、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是我们培养学生进入大学作准备和作为终身学习者茁壮成长的关键软技能。

从IB考试和大学入学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在DP同时修两种语言与文学课程。对于进入顶尖大学不是必需的。DP学生可以只选择英语或者中文的语言与文学课。” 

Mariek Kocay

ISNS中学和高中英语语言与文学部门组长

 

“我们更关注于不同的文本类型,在一个单元中分析不同文本的细微差别。DP的大多数单元专注于一些形式的文本,比如一本小说,剧本或者是漫画小说。因为我们更多的是一门基于技能,尤其是基于思考的课程,我们通过非常具体和微妙的语言使用来了解作者的具体目的。在MYP我们花很多时间搭建和垂直调整所需的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DP成功。

举个例子,我们的主要技能之一是分析。在六年级课程中,我们从阅读一篇文章(如小说)开始,真正专注于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背景中的人物。然后在七年级,我们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其与学生的背景知识结合起来,了解文本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八年级,他们更明确地分析主题,也就是文章的寓意以及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到了九年级,学生们开始更多地分析作者的目的,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这是他所关心的事情,以及他是如何告诉我们这些的。到了十年级,也就是DP课程之前的关键一年,他们会更关注于评估文本中特定的语言元素,以证明作者的目的,然后学生们才能顺利学习DP课程。

 

它们都是同一种语言的课程,但它们专注于语言的不同元素。英语语言习得的重点是通过四个主要标准来提高语言的熟练程度,即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一切都集中在这些上。而英语语言文学则关注不同的文本,无论是书面的、口头的还是视觉的,以及我们如何解构语言,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使用它,它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两位负责人告诉我们,英语习得和英语语言文学这两门课,其实是处于同一水平,同样重要的。选择哪个,取决于学生的起始水平,以及他们是否需要提高语言习得能力。如果他们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熟练程度,寻求发展思维能力,那么文学是适合他们的课程。但是,如果学生不想发展语言分析技能,那么这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门有用的课程,语言习得可能更有益于发展对语言的细致入微的理解,就像在理学学位中一样。两门课有不同的功能,这取决于学生的需求。

对于英语习得vs英语语言与文学这两种课程的区别,您了解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