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史诗
《三体》是亚洲首部荣获科幻界诺贝尔奖—“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的作品,中国科幻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三体》三部曲小说,讲述了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作品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及哲学等均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刘慈欣在《三体》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尽情地描绘人类终结之时的场景。这一次他彻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并从中找到了力与美,体悟到人类悲剧的深刻性。
《三体》将是顺应当前审美倾向和大众流行文化特征的一次舞台艺术呈现,将综合运用大量成熟的多媒体技术,完成对传统舞台剧的颠覆。2016年6月1日,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精彩六一
法国作曲家圣·桑曾于1886年写作了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当时的圣桑只把这个作品当作平常和朋友交流所演奏的小作品,并没有当作正式的作品。实际上,除了《天鹅》以外,圣桑一生都没有公开其他作品。直到1921年圣桑过世后,这部作品才被公开。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组曲由十四曲组成,分别为:序奏及狮王行进曲;公鸡与母鸡;野驴;乌龟;大象;袋鼠,水族馆;长耳人;林中杜鹃;大鸟笼;钢琴家;化石;天鹅;终曲。
此次音乐会不仅会将妙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搬上舞台,同时也会邀请儿童演员参与舞台情景表演,为观众呈现一台别开生面的六一音乐会,让您和孩子一起体验非凡乐趣。
父爱专场
五月温馨的母亲节刚刚过去,父亲节也伴随着深沉的爱到来了。以传承和创新都市文化为宗旨,专演海派经典爵士、演唱海派都市歌曲的专业团体倾情演奏。上海海邻爵士乐团的理念是,倡导剧院看爵士,享受生活新方式;用音乐讲述故事,以爵士快乐人生。乐团首开先河在东方艺术中心驻场演出《经典夜上海·周末爵士沙龙》品牌音乐会百余场,市政府公开网站上海要闻予以报道,东方卫视誉为“上海顶级爵士乐团”,享誉海内外。
乐队核心人物纪晓兰,国家二级演员, 上海市十佳歌手,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常务理事。被广大媒体称为“金嗓子”、“活着的周璇”、“上海邓丽君”、“百变歌后”、“上海老歌代言人”。多年来,纪晓兰始终活跃在舞台上,极具穿透力的高音将爵士乐的独特魅力升华,富有磁性的中音将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的文脉传唱。
国际大师
从质朴高贵的《圣母颂》,到婉转低回的《梁祝》,再到轻松欢快的《四季》,众多小提琴曲一直是从贵族到平民都为之痴迷的经典之作。希腊小提琴家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 是国际乐坛公认的当代最优秀小提琴家之一,他有着出众的技巧、超凡的音乐性和独到的音乐诠释。卡瓦科斯演奏时最常使用的一把小提琴是1724年斯特拉迪瓦里“阿伯盖文尼”。他受邀与全世界诸多顶级交响乐团合作,并独家为Decca公司录制唱片。作为当今著名的世界级小提琴大师,他以高超的技术,准确的演绎和一流的音乐素养而享誉全球。他也因此被“留声机”评为2014年的年度艺术家。6月22日,“古典守护神”卡瓦科斯将在上海带来一场热度爆棚的音乐会,将原本局限于圈内的一场音乐狂欢,波及至波澜未显的圈外。
文化瑰宝
京剧是我国国粹与珍贵的文化瑰宝。国粹作为一种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清音会的概念来源于清末民初的“清音桌”,是当时一些京剧名家和名票的独特演出方式。如果用现代概念来划分,它更像是一个小型演唱会。与大剧场戏曲演出的区别是:清唱、不扮戏、不着戏服、依现场情况定制戏码。王佩瑜和她的团队重新将绝迹于舞台的“清音桌”,以当代的审美呈现加以展示的“清音会”,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新元素助力传统艺术。“清音会”既是传统戏剧内容的全新解读,又是现代戏剧舞台的复古诠释。
此次清音会第一次将“弹幕”用于舞台上,国家大剧院将专为此次演出设置Wi-Fi热点,手机或其他可用设备将成为观众拿在手中的“话筒”。这种即时、互动的剧场“弹幕”方式除了是京剧舞台第一次使用,更是国内戏剧舞台的第一次试验。